close

        拉薩行是關迺忠先生於 1984 年寫成, 共有四個樂章, 分別是 "布達拉宮", "雅魯藏布江", "天葬" 和 "打鬼". 每一個樂章各有特色, 但其中第二樂章是我最喜歡的.


        雅魯藏布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山河, 在藏語中是 "天上下來的水". 第一次聽這首曲子, 只覺得怎麼這麼溫柔安祥, 跟我想像中的 "大江滔滔" 的感覺不一樣; 直到我 4 年前去西藏時, 親眼看到雅魯藏布江, 才發現, 原來這條 2 千多公里的大河, 真的相當悠閒平緩; 寬闊的河面, 竟是汨汨而潺潺的水流, 完全沒有我預期的波濤起伏. 查了資料之後, 才知原來雅魯藏布江流到拉薩這裡後, 已是處於山谷階段, 所以流勢不大, 沒有那股澎湃洶湧的架勢, 只剩寧靜舒緩的氣息; 若在夕陽下, 波光粼粼的, 更顯柔美. 所以在藏人心中, 這條河又叫做 "母親河"!


        全曲是用浪漫派寫法來描述, 尤其一些彈撥和笙的疊句, 很有漣漪一波一波地傳來的感覺, 跟幾年前 Disney 卡通 "Pocahontas" 中描述"微風"的作曲法相當類似, 也跟 "Titanic" 裡描寫"水波中的氣泡"的感覺很像.


        一開始的平靜江面, 漣漪陣陣襲來; 隨著樂曲的演進, 江水之勢漸行增大, 最後匯聚成瀑布, 傾瀉而下西藏大峽谷. 樂曲至此達到最高潮, 可惜就在此刻 低音嗩吶有一個音換氣太明顯, 本來一氣呵成的味道突然斷了一下!   樂曲尾聲, 江水又回到靜謚的水流, 而回歸平靜.


        關迺忠先生自述其實並沒有到過西藏, 純粹是印象中的感覺來寫! 藝術家著重在感覺, 拋開寫實派的手法, 倒也讓人一窺其作曲功力...........


PS. 演出: 香港中樂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魔王 的頭像
    老魔王

    城堡裡的老魔王

    老魔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