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星期六, 凌晨 4 點半出發, 在漆黑的雨中登山, 一開始就是平均 30 到 45 度的陡坡. 嚮導小黑在前方領隊, 大約走不到 200 公尺, 就分成兩軍了. 我們第一軍有 11 個人, 第二軍有 8 個, 後來一問, 才知道石醫師以腳痛為理由, 留在山莊裡.
這一段路要在 2 公里內, 從 2699 公尺上升到 3050 公尺 (三零五零高地), 其陡峭程度, 跟昨天的登山路徑相比, 似乎不遑多讓. 但是在雨中行走, 衣領的熱氣薰上來, 一直讓我的眼鏡霧掉. 雖然只要抬頭一秒鐘, 讓冷空氣吹一下, 就可以回復清楚, 但這樣常常會霧濛濛的感覺很不好. 加上雨下個不停, 周遭一片漆黑, 整個心情真的被影響了. 當我們終於踏上 3050 高地時, 眼前豁然一片開朗, 天也亮了些. 我們把頭燈關了, 在此休息片刻, 因為小黑一點名, 發現第一軍少了 2 個人.
趕緊和第二軍的嚮導美女聯繫, 才知道有一位女孩子走不動了, 有失溫的現象, 她朋友陪著她停在半山腰. 施大哥知道後, 從第二軍迅速趕上, 接了她先回山莊休息. 這樣一來, 第一軍剩下 10 個人, 第二軍剩下 7 個人. 確定人員後, 我們繼續前進.
這 3050 高地位於 6 公里處, 剛好也是通往加利山 (3112 公尺) 的分岔處, 小黑說要等攻完小霸尖山之後, 回程時再來攻加利山, 所以我們繼續前進. 可是, 這時候我的小腿開始痛了起來, 心裡暗想, 今天這種情形, 應該是別想攻頂了, 因為大霸尖山在 11.7 公里處, 還有 5 公里多的山路要走. 等走到 7 公里處的時候, 我已經酸痛到不得不自行停下來休息, 這時候竟然開始有一種 "直接回山莊休息吧" 的念頭產生.
遠遠看到大小霸尖山已經露臉了, 先拍一張照片再說.
第一軍繼續往前走, 我因為小腿越來越痛, 從第五個慢慢地落後到第八個; 在過了 8.5 公里處時, 我已經變成最後一個了! 通常在登山過程中, 因為走路, 加上太陽漸漸高升, 登山客會感到越來越熱; 所以在一般情形下, 我們從凌晨出發, 只會穿一件排汗衣, 加一件襯衫, 外面再穿上 Gortex 外套. 但這次多了雨衣雨褲, 整個汗氣都悶在雨衣裡, 一下子就覺得全身濕熱. 更慘的是, 只要一停下來休息, 被山風一吹, 就會覺得很冷. 我大概是因為自行休息太多次了, 體溫降地太快, 當我終於跟上大家, 進入位於 9.5 k 的中霸山屋時, 竟然全身發抖, 冷個不停.
第一軍其他有幾位也是冷到打顫, 小黑見狀, 趕忙燒起開水. 我把帶來的圍巾披上, 用熱水先泡了一杯熱湯來喝, 無效, 還是好冷. 又喝了一些熱水, 稍微好一點點, 但還是會不自覺地發抖. 我那號稱防水的手套整個濕透了, 只好脫下來晾著, 雙手互搓產熱. 我跟小黑說 "對不起, 我沒辦法攻頂了, 等會兒要先下山!" 小黑和第二軍聯絡, 知道他們在 8.8 公里處, 就要我等他們, 然後跟他們一齊下山. 休息了大約 20 分鐘, 第一軍 8 個人出發去攻頂, 我和童理事長留下來, 原來他也走不動了. 我們倆靠在小黑留下來的小火爐旁取暖, 直到在嚮導美女帶領下的第二軍出現.
眾人會合後, 先是一番寒暄, 美女把她的泡麵和咖啡拿出來煮給大夥兒吃, 我則吃著自己帶的巧克力和牛奶花生湯. 慢慢的, 終於覺得暖和了些.
由於從中霸山屋走到大霸尖山的霸基, 再走到小霸尖山攻頂, 這一趟來回, 平均要花 3 小時. 所以第二軍發現和第一軍拉開距離時, 目標就很清楚==> 只到中霸山屋就好. 但梁董鼓譟著要去攻頂, 美女嚮導見攔不住他, 就故意問大家意見. 我直接舉手說 "恕不奉陪", 其他人很奸詐, 明明都不想爬了, 卻故意說 "叫小畢開個診斷書啦, 就說我們體能不堪負荷, 所以不准攻頂!" 哈, 真是有夠賊的. 梁董看大家意願都不高, 只好說, 他的目標只是 "再走一公里就好, 又不是要攻頂", 結果, 立刻被大家噓聲抵制.
好啦, 最後達成協議==> 下山, 去攻伊澤山.
這時賴大哥說, 還是要把旗幟拿出來照一下相. 中霸山屋這兒是欣賞大霸尖山最好的點, 據美女說, 從這兒看夕陽, 越過大霸尖山看去, 那景色會美地令人屏息. 可惜此時白霧茫茫, 雨飛紛紛, 甚麼也看不到, 連照個相都要騰出一隻手遮蓋鏡頭以擋雨咧.
無論如何, 還是拍個 "攻頂成功" 的照片先, 呵呵!
拍完後才想到: 那些去攻頂的人, 反而沒有帶這一面旗幟去!
我們往回走, 到了 8.8 k 處, 走另一條山路, 攻向伊澤山. 伊澤山有 3297 公尺高, 是大霸山群中比較容易走的, 也是我這回唯一攻頂的百岳, 要好好紀念一下.
這時, 第一次爬百岳的 Jasmine 問乃哥 "腳有沒有濕", 原來她的襪子都濕了. 乃哥說他的很乾, 還開始誇耀他的登山鞋比較標準, 不會進水. 我感到腳趾頭有點兒濕, 但整體感覺還好. 不料, 快走到 3050 高地時, 我的腳也全濕了, 甚至感覺到每踩一步, 襪子就出現 "卜嘰卜嘰" 的汲水狀. 後來才知道, 乃哥的鞋子也濕了, 早就走得很不舒服, 只是沒有說出來! 賴大哥新買的登山鞋, 也是濕透了, 還一直抱怨說要回店家去理論, 怎麼登山鞋才穿第二次就會進水!? 我覺得在這種連續不斷的雨勢中走路, 鞋子進水應該是理所當然吧!?
到了 3050 高地, 又出現一個抉擇: 要不要攻加利山?
從 3050 高地到加利山只有 1 公里, 來回一趟大約要 1 小時. 我由於襪子已經濕了, 走起路來很不舒服, 所以決定直接回山莊, 但我提議請美女嚮導帶第一次爬百岳的 Jasmine 去走一下 (嘿嘿, 陷害她). 童理事長和乃哥也都想回山莊喝下午茶休息, 梁董掙扎了一下後, 說 "好啦, 那就去走吧!" 禮貌上問了一下李先生, 沒想到他竟也答應要去攻頂! 只見賴大哥和乃哥臉色一變, 相視苦笑, 因為李先生走地非常慢, 所以賴大哥一路上都是陪著他走在最後面. 第二軍會一直延後行程, 李先生佔了一大原因. 乃哥見賴大哥面有難色, 顧及學長學弟的義氣, 只好捨命陪君子, 留下來攻加利山.
於是, 我們在 3050 高地分道揚鑣, 我和童理事長回山莊, 其他人繼續攻頂.
我在 1: 30 pm 回到山莊, 看到石醫師笑嘻嘻地說他成了龜兒子, 沒有出發去登頂; 我說 "如果你是龜兒子, 至少也是一隻聰明的龜兒子!" 說真的, 我這樣走了一趟, 弄得全身酸痛不已, 又濕又冷, 雖然還稱不上是飢寒交迫, 但也已狼狽不堪. 尤其沒達到預期的攻頂目標, 實在感到又愧又氣! 和石醫師及施大哥聊了十來分鐘, 我便換掉衣服和襪子, 窩在睡袋裡取暖休息.
大約 2 點半左右, 第一軍竟然有人回來了, 原來他們攻完小霸尖山和伊澤山之後, 沒有去加利山就直接回來, 腳程還是算快的了. 到了 3 點左右, 梁董他們回來了, 一回來就叫著: "甚麼只要一小時嘛, 走地累死了!" 到了 4 點左右, 第一軍全員回來, 但只有一個人完成登頂小霸尖山, 伊澤山和加利山, 得到滿分.
這一趟下來, 攻三座山的有 1 位, 兩座山的有 14 位, 只單攻一座山的有 2 位 (童理事長和我), 另有 3 位完全沒攻任何一座山頭 (其中施大哥是因為陪那位小姐下山, 所以沒登頂, 否則以他的功力, 一定是征服三座山沒問題).
晚上吃過飯後, 莊主見我們這一群人很有趣, 總是有說有笑的, 和別的團體不大一樣, 於是過來我們這兒聊天, 還彈吉他唱歌給我們聽. 乃哥要我拿出笛子來助興, 不過我覺得笛子聲音太高亢了, 不適合在這種小屋子裡吹, 所以大夥兒就配合著莊主一齊合唱一些民歌. 一邊喝酒吃小菜, 一邊唱歌, 倒也有趣.
最後一天 (11/14 星期日), 早上 4 點起床, 依舊是陰雨綿綿. 不過, 想到終於要下山了, 還是很高興. 眾人用過早餐, 一切整理完畢, 於 5: 20 am 開始下山. 這 4 公里的陡坡, 在第一天上山時, 簡直是一場惡夢; 如今我一邊下山, 一邊很訝異那一天怎麼上得了山啊!? 我很想拍幾張照片做紀錄, 但天還黑矇矇的, 而且一直下雨, 所以依舊不能如願. 直到 1.5 k 處, 終於天現微光, 雨也似乎小了些.
我的右膕處開始有點酸痛, 所以決定放慢腳步, 不再緊跟著小黑走. 當再度走上吊橋, 看到馬達拉溪登山口的小屋時, 真有一種恍如隔世, 回到人間的感覺!
我在小屋裡休息了 10 分鐘, 等第一軍出發後, 就拿出笛子來吹. 直到第二軍有人到達, 這才收起笛子, 整裝出發, 爬過那一段抓繩索而上的險坡之後, 便開始那 17 公里的大鹿林道.
沿路許多地方都有積水, 有些甚至積滿整個路面, 要不是涉水而過, 便是踩在邊邊的草上, 還得小心不要一下子踩空, 掉到山谷裡.
雨勢已經減小, 只有零星的毛毛雨. 我一邊走著, 一邊欣賞路邊的樹木和岩石, 突然聽到左邊傳來 "咕, 咕, 咕" 的鳴啼聲. 轉頭一看, 一隻帝雉就在山崖邊看著我, 離我大約 6 公尺左右而已. 我左手抓起相機準備要拍, 牠立刻沿著山崖的草叢走去. 我輕輕地跟過去, 牠走到草叢後, 回頭望了我一眼, 就停在那兒. 我拉到 12 倍照了這一張, 正想再放大一點兒照的時候, 牠大概想想還是不安全, 於是又往下走掉, 就再也看不到了.
我又往前走了 100 公尺左右, 看到一群小鳥在樹上, 放下背包正準備拍照時, 突然聽到乃哥從後面叫我, 那一群鳥兒就飛走了, 都還沒看清楚是不是藪鳥!? 乃哥和賴大哥走上來, 笑問我是不是又走不動了才坐下來? ㄘㄟˊ~~, 雖然 腳是真的在痛了, 但這回卻是為了拍照才被他們追到的.
就這樣走走停停, 欣賞著雨後的雲氣和山嵐, 自行哼著盧亮輝的春夏秋冬, 在自得其樂中, 慢慢踱回大霸尖山登山服務站.
本來接下來就是吃慶功宴然後回家, 但大夥兒都累壞了, 所以決定先去清泉泡溫泉. 清泉沒有大眾池, 於是我們每 2-3 人一間湯屋, 大夥兒好好地放鬆享受; 在熱水中, 洗去三天累積下來的汗臭和疲累.
這一趟大霸尖山, 讓我體驗到雨中登山的辛苦 (也多了雨中登山的經驗==> 下次登山若又遇到下雨, 我會知道 "準備的衣物和飲食" 必須有所調整), 也讓我多認識一些很不錯的朋友. 當然, 登山前的體力控制和睡眠調整, 也該有所警惕了; 畢竟, 隨著年齡增長, 隨著登山難度的增加, 不能再仗恃著自己以往體力腳力的不錯而掉以輕心. 我想, 我這回是有點太大意了. 總之, 以後有機會, 一定要再登大霸, 以雪此番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