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 星期日, 坐完熱氣球後, 我們回旅館吃早餐, 大家都是興奮不已. 不過, 似乎很有默契的, 竟然都沒有人在車上高談闊論. 因為同團中還有 14 個人沒去參加熱氣球, 以我的想法, 別人不管是基於甚麼理由沒去參加, 既然他們沒有共同的經驗, 那就沒必要與之討論, 或描述自己看到甚麼景觀, 免得有炫耀之嫌.
上車後, 我們第一站來到 Goreme open air museum (葛瑞美露天博物館).
Kappadocia 是個 "區域" 的名稱, 裡面包含好幾個城市. 但是, 它們的共同點, 便是這些火山熔岩和火山灰所共構的特殊地形. 遠看這些土黃色的小山丘, 似乎只是一些風化的遺跡. 但走近一看, 會看到許多山洞--> 原來這些都是早期基督教徒的房屋!
在羅馬帝國時期, 基督教被視為異端, 飽受迫害. 有人發現這裡的火山熔岩比較鬆軟, 可以輕易開挖, 於是他們便沿著山丘挖洞, 躲了進去; 久而久之, 竟然成了洞穴屋社區! 接著需要有人傳教, 因此開始會在洞穴中畫上聖經中的圖畫, 當作教學並宣傳.
後來君士坦丁大帝承認基督教的合法性, 甚至晚年還受洗, 才讓這些穴居教友重見光明.
可惜, 好景不常, 第六世紀後, 這一區的回教勢力大興, 又開始逼害基督教, 於是教友們又躲了進去. 這一回, 他們不但大量繪畫聖經上的故事, 甚至有些就直接把教堂裡的壁畫拓印過來. 因此這裡除了岩洞文化特殊之外, 裡面許多壁畫, 更被認為是無價的寶藏!
下面這張照片, 當年是一棟 6-7 層樓的房屋, 專門給修女住的 (nunnery). 在它對面另一座比較矮的山丘, 則是當年修士們的宿舍 (monastery). 想想以前的基督教徒真的很辛苦, 個人信仰不被接受就已經很慘了, 出入房舍還要爬上爬下的...........
每一個洞穴入口都故意做地比較矮, 以防止敵人容易進入.
這樣望過去, 真的不容易看出山裡都是房屋.
這裡的山洞都非常小, 大約只有 2-4 坪. 其中有壁畫的, 就會有人看守, 並禁止拍照. 我們這一團有一位女士假裝忘記導遊的交代, 拿出相機來拍, 看門人立刻走進來怒斥她一番.
Abdu 帶著我們參觀了 Apple church (因為裡面的壁畫中, 有一道光圈, 圓圓的很像蘋果), St Onuphorius church (裡面畫有許多聖人, 甚至有君士坦丁大帝臣服上帝的姿態; 但重點是有一位聖人從男人變性為女人, 他叫做 St Onuphorius, 大概是有文字紀錄的最早變性人吧), 以及 the Snake church (我忘記裡面的壁畫是誰了! )
參觀完這三個主要的岩洞, 便讓大家自由參觀其他不受拍照限制的岩洞. 海洋精靈, 珮瑜, 小毛和我四個人, 便往上走, 去參觀當年的圖書館, 餐廳, 和幾個不知道甚麼功能卻味道怪怪的小山洞. 其中有些山洞裡還是有簡單的壁畫, 當然, 藝術價值比較低了些!
參觀完, 往下走的時候, 我突然想到我腳架的雲台丟在某個小山洞裡 (因為在 "餐廳" 裡拍合照時, 不能帶腳架進入, 我就用腳架上的小雲台充當墊子來架相機. 照完後, 大家喜孜孜地看照片, 結果忘了把雲台收起來)! 害我又跑上山去, 因為也忘了倒底是哪一個山洞裡有餐廳, 於是每一個山洞又進去走了一遍............, 在山上跑步, 比在平地跑步還要喘哪!
拿到雲台後, 我再獨自走下山. 回到大門旁的 shopping store 集合, 發現所有人都在挑選紀念品了. 尤其 T-shirt 一件 27 里拉 (合台幣約 540 元), 買一送二; 呵呵, 二話不說, 又買了 3 件! (我在特洛伊時, 已經買了 6 件, 打算拿來送人)
結束這岩洞教堂之後, 我們到地毯店參觀. 經過一番廝殺, 只有榮總那位前輩醫師買了一件小的掛毯, 其他人都興趣缺缺.
其實我對地毯頗有興趣, 他們的價位如果沒這麼離譜, 我可能又會像在尼泊爾一樣, 不小心敗家的, 嘿嘿! (這一家的蘋果茶比較不香, 之前皮衣店的蘋果茶可是非常好喝, 我們都讚不絕口!)
中午在一家岩洞餐廳用餐. 第五天吃土耳其的食物, 老實說, 我已經有點兒膩了, 開始想念台灣的牛肉麵和韭菜盒子! 並不是說土耳其的食物難吃, 只是我覺得變化稍嫌太少了; 當然, 這可能跟團費有關吧, 否則怎麼會每天吃的東西都大同小異咧!?
吃過飯後, 我們參觀地下城市.
這是第六世紀時, 另一批基督教徒, 躲避回教徒的追殺, 而直接在地下開挖, 所建立的地下城市. 如今這入口是後人改建的, 當年的入口應該不容易看出來, 是相當隱密才對.
裡面相當幽暗, 我們得帶著手電筒進入. 每個房室的空間頗小, 又很矮, 行走其間, 常常得彎腰低頭. 我在裡面撞到兩次頭, 一次肩膀! 好在空間小, 不能走快, 所以倒沒甚麼疼痛.
裡面據說可能有地下八層, 但目前只開挖出 3 層. 各層有不同的功能, 有房舍, 廚房, 酒窖, 禱告室等等. 其中, 在幾個房室之間, 還設有像 "斷龍石" 一樣的機關. 只要一推, 封鎖住大門, 敵人便攻不進來了! 所有通道都故意設得很窄, 以方便在敵人攻進來時, 只能一個一個進入, 便可以埋伏在門旁突襲!
跟他們這偉大的地下城市相比, 我覺得小龍女當年住的古墓, 規模應該比這裡還大得多, 呵呵!
但他們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 就是 "通風系統" 的良善. 據說他們的通風設計, 完全做到 "不悶, 不窒, 冬暖, 夏涼". 目前這聯外的通氣孔, 是後人改建的, 看起來又拙又沒質感!
逃生孔被改建成這樣, 古代人看到, 恐怕要吐血了!
結束這地下城市後, 突然下起雨來. 大夥兒上車, 到下一站 shopping 看寶石. 我對珠寶完全沒興趣, 便自己四處走走. 這山區地方, 雨來地快, 去地也快, 不一會兒便又放晴. 我不知道大夥兒在珠寶店的血拚情形, 但最後沒看到甚麼人拎著袋子, 似乎買氣也不盛.
接著本來要回旅館休息, 等著晚上的 "土耳其之夜", 但因為時間還早 (可能是大家在購物站買太少東西, 花的時間不夠多), 所以導遊決定讓大家在途經的一塊特殊地形景觀區, 下車拍照.
這一區叫做 mushroom valley, 顧名思義, 每塊岩石都長得很像香菇!
原來地表第一層是數百萬年前的火山灰覆蓋, 接著冰河時期前的火山熔岩堆疊上去; 下層的火山灰經過風化後, 成了一個個頂著熔岩山頭的小山丘, 造就了如今這些香菇! 有一尊山丘風化地非常厲害, 很像我們野柳的女王頭造型! 我們幾個在裡面逛了一圈, 玩起了 kuso, 呵呵!
時間真的還很多, 導遊又帶我們到駱駝山那兒, 下車拍照! 這駱駝山, 又是一種特別的風化火山熔岩. 搭配周遭的景色, 真的很像一隻駱駝, 行走於沙漠中. 看到這景象, 我腦海中一直想起夏炎的 "沙漠之旅" (6 33 21 23 6 33 21 23........) 和絲綢之路幻想曲中的第二首 "古道吟" (6 33 3 33 6 33 3 33......), 真的有一種駱駝商旅頂著太陽, 寂然走在大漠中的感覺!
到了傍晚, 在夕陽的金光下, 這些火山熔岩被映照地亙古而神祕, 輝煌卻孤立.
晚上在另外一家岩洞餐廳用餐. 正中間是個圓廳, 四周有四大芎窿, 各有六張長桌. 導遊讓我們試喝這兒頗有名的 "獅子奶"==> 這是一種茴香酒, 原本是透明的, 但一加水之後, 就會變成白色混濁液, 酒精濃度有四十幾趴. 不過, 我覺得不好喝, 尤其那一股茴香的味道, 好像在生吃八角似的!
在用餐之後, 有回教徒的旋轉舞表演. 回教徒對於教規是很嚴格執行的, 但是土耳其可說是回教世界中的異類, 所以在某些表演場合, 還是可以看到旋轉舞的示範. 只是, 為了表示尊重宗教, 在示範中不可以拍照; 直到結束後, 他們會再出來轉個幾圈, 供遊客欣賞, 這時才能拍照.
Abdu 和白領隊對我們交代了 2 次, 大家便都乖乖地沒拍照, 等表演後的示範動作才開始照相. 也因此, 當看到另外兩團台灣遊客在拍照, 被一旁工作人員制止並要求刪除照片時, 我們突然都覺得很丟臉. 我本來以為可能是他們的導遊沒有做好提醒的工作, 但海洋精靈說地對 "他們導遊要是沒講的話, 早就一堆人都來拍照了, 不會只有那一兩個人在拍!" 我真希望那兩團是日本或韓國人, 偏偏早在用餐時, 就聽到他們用很大聲的台語在交談........!
由於最後能拍照的時間很短, 等我拍了 2 張很模糊的照片後, 改用錄影模式時, 只錄到他們轉最後比較慢的那幾圈了, 真可惜, 應該一開始就用錄影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