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黑暗中, 從檜谷山莊先回到 4 k , 由這兒的岔路開始爬坡, 目標是位於 9 k 的山頂.


        將近 45 度的陡坡, 在美女嚮導的緩緩帶領下, 走起來似乎沒有想像中那麼恐怖. 或許是印證了乃哥說的 :凌晨攻頂的優點, 就是在黑漆漆的時候, 大家只顧著用頭燈照光上坡, 都忘記累了! 破曉時分, 霧氣濃厚, 絲絲的小水珠輕輕拂上臉龐, 在微喘中有一股涼意. 不一會兒, 在幾道更險峭的坡道之後, 隊伍就拉開成兩軍了.


        此時在後軍押隊的明峰, 透過無線傳呼, 通知我們前軍, 說有一列快車要先通過--> 原來是高雄那三位高手, 嫌大家走太慢了, 決定要超車. 我們便停在一旁, 給他們先過, 我們也趁機休息.


        上山的速度很慢, 走到 5 k 的時候, 已經花了 70 分鐘, 等於是時速才 900 公尺而已. 但美女嚮導帶領前軍直殺到大武山神木, 才讓大家做第一次的休息.


        這大武山神木位在 5.4 k , 是一棵大約 1000 歲的紅檜. 我們在此休息 5 分鐘, 才繼續出發.


        沿路上山, 有幾段坡道實在很陡, 必須手腳並用, 甚至拉著繩索才能攀登, 真的是在!


        不但爬山, 還要攀岩. 我笑說 :我覺得自己好像山羊喔, 竟然要在窄窄的石壁上攀登!


        隨著天色漸亮, 霧中水珠逐漸變成了毛毛雨, 甚至走到稜線時, 變成了大雨潑灑, 強風呼號. 嚮導要大家穿起雨衣, 我們便在雨中一邊喘氣一邊登高. 我這一回不敢大意, 乖乖用了一根登山杖以及兩腳的護膝, 所以攀爬至今, 雖然雙腿酸疼, 卻還不至於劇痛難耐.


        走到 6.5 k 左右的時候, 竟然看到先前超車上山的三位高雄夥伴往下走!? 一問之下, 才知道李大哥的登山鞋開花了, 無法攻頂. 而且天氣不好, 也沒啥景點可看, 他們便決定下山; 反正住在高雄, 離這兒很近, 以後再找機會上山.


        而我們終於 9: 45 am 踏上位於 8 k 的這一塊平地, 也就是高砂義勇軍紀念碑”. 


        這是當年日本政府為了紀念被派去南洋作戰而死去的台灣同胞所設的紀念碑. 再往上走 1 分鐘, 就是當年日本的神社, 也是北大武山的地標之一è 大武祠.


        奇特的是, 剛剛一路爬坡上來是狂風大作, 落雨綿綿; 沒想到踏上這今日的第一塊平地, 竟然風靜雨停, 祥和安寧!? 難不成, 當年那些為日本鬼子犧牲的台灣忠魂, 依舊駐蹕於此, 保佑了這一方高地? 北大武山被排灣族視為聖山, 想必有它的道理!


        我們在這兒稍作休息後, 便繼續挑戰這最後一公里的陡坡, 衝向北大武山的三角點.


        一走出大武祠, 立刻又是風雨交加. 說真的, 當全副武裝, 逆著風雨往上爬的時候, 我腦海中浮現的, 竟是希臘神話故事裡, 那些英雄要到某個神殿前, 被那位神祇捉弄考驗的畫面! 於是我心裡忍不住地吶喊著山神, 我會登上頂點來看你的!


        在一個小時的摧殘折磨後, 我們終於走完這最後一公里, 攻上 9 k 的三角點! Ya~!


        天氣好的話, 從北大武山的三角點可以同時看到太平洋, 巴士海峽和台灣海峽. 可惜我們此時此刻, 四下皆霧, 望雲看雨, 只能憑空想像那種被浩瀚三海圍繞的唯我獨尊感!


        大夥兒拍完個人的攻頂獨照後, 再來拍大合照.


        隨著停留時間越久, 大家開始會覺得冷了, 於是嚮導便要我們啟程下山, 回大武祠吃午飯. 我們這才明瞭, 在風雨中要下山, 實在是比上山還危險, 因為山路又陡又滑, 一個不小心, 立刻就是 "咻" 的一聲, 使出一招青城派的 "屁股向後平沙落雁式"! 也因此每走一段路, 就會出現 "塞人" 的現象, 因為有人下坡非常慢, 後面的隊伍就擠成一團!



        但平均下坡時間, 畢竟還是比上坡略快, 我們大約花了一小時從大武祠走到三角點; 卻只花了 50 分鐘左右, 從山頂回到大武祠.


        明峰和美女兩位嚮導燒了開水, 讓大夥兒泡咖啡泡湯喝; 我們則拿出個人糧食, 彼此分享, 互相幫忙減輕背包重量. 施大哥居然帶了兩顆蘋果和兩顆葡萄柚, 當場切了蘋果, 大家一齊享用!


        一點正, 我們開始下山. 明峰說 :「回到山莊只要 3 小時左右而已!」 我笑說 :「不只吧, 應該至少 5 點鐘才到得了!」 最後證明, 我還比較接近真正時間, 因為, 下山真的 好~恐~怖!


        同樣的陡坡, 在上山時, 可以借助登山杖的撐持和登山鞋的優勢, 一頂而上. 然而下山時, 即使登山杖先行頂住了, 但登山鞋的摩擦力, 卻不見得擋得住身體重量帶來的下滑力道! 我們戰戰兢兢地緩緩下山, 即使小心翼翼, 還是不斷地有人滑倒 (後來聽乃哥笑說他摔倒了十幾次). 很快地, 隊伍又分成了兩軍, 我們第一軍在淒淒惶惶中, 於 5: 20 pm 抵達檜谷山莊.


        一回到山莊, 立刻把濕透了的外套和雨衣脫下, 晾在繩索上. 我失望地發現, 大廚並沒有煮好一鍋甜湯等我們, 反而是已經煮好飯菜了! 可是, 第二軍還沒回來, 我們也不好意思先吃, 便先整理裝備, 喝點兒熱水暖暖身子, 然後在床上抬腿休息.


        第二軍終於在 6 點正回到山莊, 其中, 第一次爬百嶽的 Sophia 已經累到吐了兩三次, 一回來就攤平在床上. 但大家還是非常欽佩她走完全程, 這全團唯一的女子, 以無比的毅力, 表現出女人的堅強!  (我們都沒有把美女嚮導當成女孩子, 因為她的登山戰鬥力實在太強悍了)


        大夥兒完成任務, 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成就感. 對我而言, 我終於完成在風雨中攻頂的挑戰, 一雪去年大霸尖山鎩羽的傷痛, 尤其這北大武山, 實在比大霸尖山還更陡峭. 這一次, 我比去年多準備的, 就是爬山的前一天沒有上大夜班 (不會有體力上的時差錯覺), 又帶了登山杖 (這可是我第一次爬山使用登山杖, 因為往年都仗恃著自己的體能和腳力, 從來不用登山杖), 加上南台灣的氣候終究沒有北台灣的寒冷, 所以成功登頂, 真是太高興了, 嘿嘿!


        11 20 日星期日, 我們 5 am 起床, 6 am 開始下山. 我發現來這兒第三天了, 都沒有機會拍拍檜谷山莊的外貌. 於是利用大家尚未出發前, 隨意在門口拍了兩張後, 走到旁邊的露營地想要取景, 卻一個不小心滑了一跤! 天啊, 我的相機摔到地上, 螢幕當場黑掉!


        檢查了幾次都無法啟動, 只好黯然收起相機, 跟著嚮導開始下山.


        但才沒走幾步, 怎麼覺得左腳好像踩到口香糖似的, 落地的感覺很奇怪? 旋身一看, 天啊 (又一次要呼喊老天了), 我這雙英姿颯爽高雅無倫的登山鞋, 鞋底竟然開花了!


        它跟了我六年, 卻在北大武山壽終正寢.......(註)


        幸好開花處是在腳跟, 所以我還是可以正常下山; 不過, 心情已經大受影響了. 當走到光明頂時, 四周的雲海在風雨中翻滾, 那景象之美之令人感動, 真不輸第一天的夕陽! 可惜我的相機還在休業中, 只好借用吳大哥的照片來展示.


        這一路下山仍然很滑, 但至少坡度沒那麼大, 所以走起來比較快. 我們花了 3 小時回到了登山口, 大夥兒於此稍作休息. 乃哥突然喊道 :,
這裡還有兩顆葡萄柚耶!
我們差點兒噗哧笑出來! 於是他又拿出小刀來切. 這葡萄柚顯然比昨天的蘋果還好銷, 不一會兒就被大家搶食一空.


        而我在此時又拿出相機來試, ㄟ~, 竟然又有畫面了! 雖然鏡頭有霧氣, zoom in zoom out 的反應變比較慢, 但還是很高興地先拍它一張試試!


        接著, 走上微滑的林道. 在經過三天的陡坡洗禮後, 這短短的 2 公里林道, 竟不到 80 分鐘便走完. 當我們看到梯子的那一剎那, 忍不住要歡呼「我們凱旋歸來啦~~! 


        大夥兒坐上四輪傳動車來到大武山民宿, 洗澡並吃慶功宴, 意外看到方大哥出現! 他因為臨時有客戶來而不能參加登山, 可是算準我們下山的時間, 開車上山來跟我們相會, 還帶了手工餅乾給每人一袋當伴手禮!


        大武山民宿的老闆也很海派, 把他私釀的小米酒拿出來請大家喝, 大夥兒在歡樂聲中, 互道登山心得, 彼此寒喧敘舊, 真是溫馨而喜悅的一刻! 雖然我的相機在此時又突然掛了, 但我也不以為意, 因為我知道它只是休息一下, 一定又會康復的.


        曲終人散時刻, 我在心傷中, 把登山鞋丟進民宿的垃圾桶裡, 改穿一雙田先生給我的拖鞋下山. 後來想想, 應該請別人幫我把登山鞋拍照留念的, 畢竟它跟了我六年, 真的很捨不得.................!


        這一趟北大武山之行, 很像是極限運動. 不但有爬山, 攀岩和繩索懸宕, 還有強勁風雨的侵擾! 根據後來張老大的補述, 當年日本 NHK 電台來台灣做山岳特輯時, 竟是捨棄玉山而選擇北大武山; 他們的理由, 是認為北大武山乃台灣最原始自然的登山路線, 可以發揮全登山技巧的天然步道.


        此番得能參加登山, 見證北大武的特殊地勢, 真的是與有榮焉!


 


註一


        這雙登山鞋, 是 2005 年 4 月底為了去西藏而買的. 它跟著我到過西藏, 尼泊爾, 韓國, 和大陸的黃山; 爬過合歡山主峰, 北峰, 東峰, 石門山, 雪山主峰, 東峰,  奇萊山南峰, 能高山北峰, 向陽山, 三叉山, 嘉明湖, 大霸尖山, 伊澤山, 以及這一次的北大武山. 更不用說其他的郊山, 像是太平山, 桃園石門山, 草嶺古道, 桃源谷, 拉拉山和加里山....... 而我竟然在最後一刻, 沒有相機可以為它拍照, 唉!




註二


        感謝這幾位 TPCA 的工作人員, 每年籌畫登山活動, 讓我可以用更謙卑崇拜的心, 去親近這些山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魔王 的頭像
    老魔王

    城堡裡的老魔王

    老魔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